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0日讯(记者 雷兹 漆奇)康定“11·22”、“11·25”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捐助物资连续抵达康定县灾区,有力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的生活,同时,每一笔救灾都得到了妥善保管和合理调配。
四川新闻网记者今日从设在康定县塔公乡的捐赠物资收发前指营地了解到,对于物资资金捐赠者,甘孜州民政部门采取迎接、登记、入库、短信回执、安排接待等一系列严密的接收程序;对于物资的发放,采取统筹协调、领导审批、出库登记等程序,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签字,纪检监察部门全程跟踪。
针对捐赠物资绝大部分是食品的情况,为了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抗震救灾指挥部从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抽调专门人员,对食品进行分类登记,依据保质期进行发放管理,做到了食品不积压、不变质,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对所有调拨、发放、转送救灾款物实名登记,建立台账、公开制度,畅通举报信访渠道,并加大对救灾物资发放的监督检查,确保了救灾物资发放的公平合理,受灾群众情绪稳定,灾区秩序井然。
截至12月8日,康定“11·22”、“11·25”地震灾区共接收帐篷3312顶,发放3293顶;接收钢炉428架、发放428架;接收棉衣5068件,发放4294件;接收棉被10043床,发放8915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