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4日,四川省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通过《四川省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规定了网吧、茶楼、洗浴保健等服务性营业场所和娱乐场所,对凌晨2点后仍在场所内滞留不离开的人员,应当如实登记并及时申报其个人信息。
如今,距离办法实施还有1个半月左右的时间。8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访了几家茶楼、洗浴保健和影院后了解到,对于今后办法内容如何具体实施和相关细则,不少商家还存在顾虑。
政策
凌晨2点后 不登记个人和场所都要遭罚
根据《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娱乐场所、网吧对超出法定营业时间仍在场所内滞留不离开的人员,应当如实登记并及时申报其个人信息。酒吧、茶楼、影剧院、洗浴保健等服务性营业场所,对凌晨2点以后仍在场所内滞留不离开的人员,应当如实登记并及时申报其个人信息。
如果违反上述规定,流动人口不提供或不如实提供个人信息的,由公安局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罚款。
单位、场所违反本规定,不登记申报或不如实登记申报留宿、聘用流动人口信息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公安机关处1000元罚款。
此外,一年内3次以上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告诫警示;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商家
具体操作有难度 怕损失顾客影响生意
8月14日下午,记者在春熙路商圈附近随机走访了包括茶楼、洗浴保健场所和影院在内的共5家营业场所,除了一家洗浴保健场所的工作人员听说过《办法》外,其他4家营业场所的负责人或工作人员都表示并不清楚相关规定。
“其实真不好操作的,弄不好还容易引起冲突。”经营茶楼的吴先生说,不少凌晨还逗留在娱乐场所的顾客都可能喝过酒,如果这个时候要求客人配合登记,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且做生意,都是求财,我们也怕因为这样损失顾客。”
受访洗浴保健场所的经理李女士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另一方面,她坦言,个人信息登记涉及到顾客的隐私,不少来消费的顾客都不愿意用真名,而且他们工作人员也根本无法核实这些信息,“不可能让顾客必须拿出身份证来登记,肯定会影响到经营。”
影城经理冯先生说,一般影城不会营业到凌晨2点之后,如果有夜场,人员登记也存在尴尬,“不可能在电影放映的过程中要顾客登记,超过2点电影放完后,顾客离开了还需不需要登记?再说了,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工作人员来做这个工作。”
此外,几乎所有受访商家都表达了类似愿望,即希望有关部门能出台配套的强制性保障规定,明确顾客如果不配合登记所面临的后果,让商家在10月1日之后履行《办法》时更有底气。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