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广安12月4日讯(甘凤云 记者 田祖国 实习生 冉鹏)“爸,快来看中央九频道播放《永远的风采——邓小平遗物故事》。”12月3日晚,四川新闻网记者在广安市前锋区前锋镇看到,场镇居民苟秀君一边看一边向自己的父亲说,这部好作品是“原汁原味”的,伟人英雄气概势必激励更多观众奋力拼搏,为社会主义事业阔步前行。
“睹物思人,催人奋进。这不愧为干部们的‘精神营养’。”协兴镇街道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故事中真真实实的物讲述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犹如与伟人同堂入室。学习伟人“学无止境”的学习精神,不断提升理论素养,用真本事坚守岗位,创造价值;学习伟人视人民为亲人,敢当人民的“好儿子”和“好女儿”。
“这部片子的感人之处在于故事鲜活生动,我们看到的是现实生活中邓小平的风采,而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国家领导人。”谈及生活中的父亲,邓榕回忆说:“与他在政治舞台上的形象不同,老爷子平时在家里不爱讲话。他是一个很安静的人,喜怒不形于色。”在纪录片中很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她也是第一次看到,比如邓小平战争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影像资料,以及他和毛主席、周总理的一些珍贵照片等。片中让邓榕印象最深的一集,是晚年父亲和弟弟邓垦相聚。那是一段家庭录像,邓小平在聚会上回顾历史、讲述家庭,同时还评价了个人,邓榕认为,“那是父亲晚年最珍贵的影像。”
据邓小平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广安市委、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联合摄制的20集大型电视文献片《永远的风采——邓小平遗物故事》于12月3日晚八点在央视9套记录频道两集连播。
据了解,这部20集电视纪录片通过讲述邓小平遗物故事,来挖掘邓小平的内心世界、反映邓小平的精神风范和独特人格魅力。该片制作历时两年多,采访了100多位亲历者和见证人,充分运用影视、照片、第一手资料和档案,特别是第一次公开披露的资料,揭秘了邓小平遗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