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费来信 > 内容

技术创新必经专利战 国产手机商适用稻草人战术
发布时间:2014-11-29 11:39:17   作者:佚名   点击:

  近日有消息称,中兴、华为向包括小米、OPPO在内的手机厂商广发出“律师函”,称后者侵犯了其WCDMA专利。尽管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事件的三方当事人要么直接否认,要么“不予置评”。分析人员认为,国产手机商走上技术创新之路必经专利战,或为走出价格战泥沼的前兆。

  缺乏技术气质

  据媒体统计,酷派、OPPO、小米、vivo、金立、魅族的发明授权分别为334、103、10、7、7、4件,而华为、中兴的专利授权则分别为:22169、14493件,而且,这两家公司在全球专利申请排行榜中也处于前列。然而,在国产手机市场价格战白热化的情况下,却少有专利诉讼发生,与国际市场状况大相径庭,这也是造成中兴华为律师函传闻能够引发如此大轰动效应的原因之一。

  为何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上几无专利诉讼?佳融分析人员认为,国产手机商尚未进入这个发展阶段。国产手机商多为贴牌生产,而且几乎所有硬件全部外购,在应用技术上少有自主创新内容,并且直接采用开放的安卓系统或在其基础上做些改动,因此很少触及易引发专利纠纷的敏感前沿。这也说明国产手机缺乏技术创新内容,决定了这些国产手机商的竞争空间被限定在了价格战领域。

  郭台铭接受采访时曾形容小米“不是能不断申请专利的公司”,“但这仍然证明了一件事,就是在中国大陆,如果广告宣传和互联网销售做得好,是可以实现快速增长的”。分析人员表示,小米显然被看作了优秀的经销商而非科技企业,而“缺乏技术气质”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没有知识产权的积累。

  转型必修课

  华为副总裁宋柳平表示,中国司法系统平均8万元一件专利的赔付价格,严重影响了专利实际价值,期望今后有上亿元的诉讼判决在国内出现。“这其实是因为国内知识产权环境不佳,从上到下对知识产权的价值并无充分认识,诉讼虽然获胜,但是却无法让盗窃者付出代价,这种胜利和失败差别不大。”分析人员表示,宋总提及的诉讼成本与侵权成本之间的反差确实存在,也是国内很少提起相关专利诉讼的原因之一,但这也是国际市场上同样存在的现象,只是国内反差更大而已。

  事实上,华为和中兴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也是在和海外对手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标的动辄上亿美元,没有知识产权就跟战斗者没有武器一样。分析人员指出,一旦知识产权薄弱的国产手机商向技术创新企业转型,不会得到华为与中兴所享受的礼遇,却很可能成为专利大户眼中的“待宰羔羊”。一旦国产商自立门户走上创新之路,原先的合作伙伴则将成为最危险的“杀手”。

  分析人员表示,价格战的目标是市场份额而非利润,但利润毕竟是企业经营的最终追求,而国产商的价格战已经玩到了极致,再继续下去企业就会虚脱丧失再发展动力,已经到手的市场份额也会丢失。走技术创新之路,赢取知识产权孳生的高附加值,正成为已经获取领先市场地位的国产手机商进行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而只有经历过专利战的磨练,才有资格享受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盛宴。要么战胜对手,要么与对手达成妥协相互授权缔结和约,否则便只有被淘汰出局。

  稻草人战术

  从2011年到2013年,中国手机厂商见识了苹果三星专利大战,双方在全球发起了数十场专利诉讼,“禁售”、“索赔”等字眼不断出现,十分过瘾。分析人员表示,苹果与三星的专利战也令所有厂商认识到,知识产权的最大作用是防守而非攻击。除非面对几无反抗力的对手能够进行秒杀,进行专利诉讼并非上策。毕竟智能手机及通信领域的专利涉及面太广,权利人队伍庞杂,相互之间存在着各种制衡关系,难以取得一击制敌的效果。知识产权适宜作为讨价还价的王牌,类似核威慑,可以拿来说事却不能轻易打出去。

  分析人员建议,国产手机商不妨采用稻草人战术,首先建立形式上的威慑力,也即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思路,先形成数量级规模,发明专利不够可以外观设计凑,并且通过知识产权转让、专利授权、企业并购等方式快速完成数量优先的原始积累。有了规模,才有交易和谈判资格。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攻击对手当“专利流氓”获利,而是第一时间建立掩体。

  科技生活在线首席评论员江炜点评:国产手机商要走出价格战泥沼,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专利战也因此在所难免。稻草厚到一定程度可以挡住子弹,至少大幅度降低了杀伤力,但非长久之计。真正强大自己,仍需提升技术实力,落下的功课早晚要补。(刘星)

上一篇:手机专利诉讼:两败俱伤的悲情大戏
下一篇:免费通话,即时通信软件的营销烂招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