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打造“天府硅谷”彰显政府“有道”
发布时间:2014-11-19 14:02:48   作者:佚名   点击:

  梁江涛

  据《成都日报》报道,为聚集多元市场主体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投资发展,坚持走以新经济为主导、各类产业兼容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让创业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于出台了2014版《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产业发展促进办法》。该《办法》作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成立以来集中对入驻新区企业的首份系统性产业促进办法,从工商登记、金融服务、产业资金、场地、人才、知识产权等7个方面,共计40条,对直管区内企业予以支持。

  在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与增长动力正发生转折性变化的新常态之下,天府新区的产业发展促进办法更多的瞄准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与创意设计、智能制造、创新型金融、会展博览、商业服务和其他战略新兴产业,旨在精心培植“高大上”产业,进而使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生产率提升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同频共振。

  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不在于政府是否强势,而在于是否强而有道。所谓“有道”,就是有没有全新的智慧,支撑起一个全新的市场。有效政府加有效市场,是新区扬帆远航的永恒目标。而创新是市场的灵魂和动力。城市在经历拼规模、拼管理之后,已渐趋进入拼创意、拼环境的新时期。

  当前,在已有的11个国家级新区中,西部几乎占了一半,“向西”战略凸显。四川天府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这种配合国家宏观层面的区域经济战略的选择是天府新区的一大地域优势,成为经济的增长点和发展引擎。

  在以往的一些国家级新区,往往只给政策,不给资金。而天府新区的新办法中,“给钱”成为一大亮点。不仅有首期1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3000万元的债权融资风险资金池,解决重点中小微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的融资瓶颈问题,还有最高可以获得200万元的创业风险补助。就算投资项目不成功,金融机构无法收回投资,也会获得一定限额的补助。新版办法还规定,对新建并经管委会认定的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企业加速器,分别给予其运营机构6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业大赛奖的大学生到直管区创办、新办企业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补助;对有志于到天府新区的创业者给予“真金白银”的帮扶,凸显其“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资金优势。

  一些新获批的国家级新区,大多羡慕其他已运行的新区醒目的GDP增长数字,却忽略了真正的关注重点应是人均GDP、产城融合程度以及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甚至出现“产城脱节”的现象,“有园无企,有企无产,有产无城,有城无人。”而天府新区筑巢引凤的政策先声夺人,胜人一筹。他们不仅将启动“天府金融谷(智慧谷)”发展计划,建设具备“轻资产、高效益、低密度、微田园”的企业公馆聚落,而且建立重点企业专属服务制度,提供“三个自选”,即约见政府领导自选、使用政务资源自选、参与涉企政策自选,以及“三个绿色通道”,即家庭随迁绿色通道、子女教育绿色通道、医疗健康绿色通道,还在公共场所设“功勋”标志,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有了这些优惠政策的引导,天府新区产城融合程度以及其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效应值得期待。

  天府新区“产业40条”条条都是“干货”。政策很给力,接下来平台、配套与环境一个不能少。应依托自身地域与文化优势,建立具有影响力的会展与论坛平台,为企业提供品牌提升、上下游资源整合的合作机会,尤其是提供国际化的展示交流机会与沟通合作平台。同时,既培植“参天大树”,又呵护“稚嫩幼苗”,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落户新区。

  集聚高端产业人才,配套必须给力。除了为人才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外,还需建立“高精尖特专”人才库,为其智力更新升级提供妥贴入微的服务,使各类人才对其专业始终保持旺盛的专注力,使新区企业的新兴产业爆发出强劲的生命力与成长力,在全国有影响力,在行业内有话语权。

  新区产业基础是城市规划价值增长的主流。要使环境给力,应依托产业基础,走“生态圈”式的发展道路。天府新区的发展新模式,应以绿色生态用地为基底,注重节能降耗,保障绿色生态,使新区发展步入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更具有可持续性的良性发展轨道,迈向全民创业兴业的新时代。

  原标题:打造“天府硅谷”彰显政府“有道”

上一篇:四川文艺院团改革步入深水区 艺术名家可持股
下一篇:31个省区市政府基本完成软件正版化 四川提前完成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