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专家成都论剑节能环保产业 第三方治污将成趋势
发布时间:2014-11-10 15:52:29   作者:佚名   点击:

  11月7日,2014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高峰会议在成都市金堂县举行。会上,来自全国的多名专家为四川带来一场节能环保领域的思想风暴。从技术到政策再到治理,专家们描绘出一幅未来环境保护全景图——

  降低污染排放技术进步是关键

  “前段时间网上广为流传的‘治霾神器’,其实对PM2.5根本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提高其数值。”会议一开场,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贺克斌就毫不留情地指出网上热门、但事实错误的案例。

  贺克斌所说的“治霾神器”其实是一种“炮雾车”,可以向近百米的空中喷雾。“这种车能够降低扬尘,但却会让空气中的一些物质起反应,从而生成PM2.5。要想通过降水来改善空气,必须达到一定的量才行,比如下一场大雨。”贺克斌表示,“希望成都能够利用自己的科研资源优势,建专门机构对大气污染进行研究。在环保产业上,进一步细化市场,让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

  专家们认为,要从本质上降低污染排放,技术进步是关键。“在污水处理上,我们现在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方式,是在100年前提出来的,过于陈旧。”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樊元生介绍,在污水的处理上,四川已经走在前面。成都市金堂环保产业园中的美富特膜科技有限公司去年研发出的特种膜新技术,对石油化工废水、制药废水处理有着良好效果。

  清洁能源的开发也成为与会专家讨论的重点。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李长明对四川新能源开发前景非常看好:“四川有着储备较为丰富的页岩气,成都也聚集了众多科研院所。目前四川已经着手重抓对页岩气的开发,今后这里的页岩气研究可以对全国页岩气的开发提供参考。”

  首台套扶持政策引起关注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辉刚走出会场,就被青白江一家从事冷凝水回收利用企业的销售经理拦住,“我想问下,我们公司的产品能否申请您刚才提到的首台套风险补偿和保险补贴政策?”

  赵辉在会议发言中提到的首台套风险补偿和保险补贴,戳中了在场许多企业家的兴奋点。今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确定将节能环保装备等5个项目作为支撑未来发展的高端成长型产业。赵辉透露,目前省上正在研究制定针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些扶持政策,“研发出一项好的技术,并将其成功地产品化,并推向市场,这中间存在很多风险,导致企业不敢放手尝试。首台套扶持政策,主要针对一些高端技术的产品。”

  不光是政府主动从顶层设计角度为节能环保企业谋“福利”,专家学者们也在一旁摇旗呐喊。“我们能否在增值税上对节能环保企业有一些优惠,让他们能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产业的再扩大上。”樊元生说。

  “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来治理

  “谁污染、谁治理”,这是常被提到的污染治理模式。但随着第三方治理的出现,这种模式可能会很快被取代。“过去的模式下,很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的企业,也按照政府要求购买了治污设备,但他们缺乏专业技术,在设备后期运行维护上常遇到难题,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一些企业干脆就采取‘建而不用’的方式,让设备摆在那。”赵辉说,未来我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将逐渐向第三方治理模式倾斜——谁污染、谁付费,交由拥有专业技术的第三方来治理。因为更专业,效率也会提高,治理的成本也会随之下降。“我们公司主要给企业做污水处理的设计方案。”四川建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来自绵阳的环保企业,工程部主任张鑫说,第三方治理模式下,公司提供的环保服务还有很大增值空间,“除了设计,我们还可以负责设备投入后的运行维护。”“第三方治理的方式是一个全国大趋势,但目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标准如何制定,第三方企业如何进行管理等。”贺克斌说。

  同步播报

  2014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开幕

  金堂揽下7个节能环保大单

  11月7日,2014中国(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在金堂举行,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等7个节能环保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落户金堂,总投资68.6亿元。

  本届节博会展区设在成都节能环保产品展销中心,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参展,涵盖了水处理、大气防治、固废处理、资源循环利用、在线监测等节能环保产业领域。8日,节博会举行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研讨会两场分论坛。成都云白、纳尔美等公司进行了特种膜油气田废水处理一体技术、噪声控制、PYT-01智能配液系统等多项新技术新产品发布和展示。

  金堂作为成都唯一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已有节能环保规模以上企业83户,产业集聚度超过70%,预计今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

  原标题:第三方治污将成趋势

上一篇:“川货全国行·苏州站”活动展开 展场变卖场
下一篇:俄罗斯四川旅游文化周举行 体验馆在莫斯科开馆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