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晚,远在美国芝加哥的杨元庆接受了媒体专访。而在次日,也就是今天白天,北京望京联想园区一片欢腾,双方在联想园区入口搭建了临时舞台,庆祝“联想迎娶摩托罗拉”。
活动之后,联想集团副总裁、MBG中国手机业务总经理张晖在联想的一间会议室里接受媒体专访。就收购后的战略及产品问题进行了交流。
收购摩托罗拉后的联想
中国IT行业最为知名的“蛇吞象”的案例,实际正是联想在10年前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今天的摩托罗拉移动,实际在被谷歌收购之前已经式微,而在被谷歌收购后,更是经历了裁员风波,可以说是元气大伤。手机业务已经退出中国市场,只留下一个让人怀念的Logo。
在联想这边,又是另一番情况,市场调研公司IDC周三发布的报告称,第三季度,联想智能机出货量为1690万部,市场份额为5.2%,排在第四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联想出货量虽大,但这个成绩应该归功于价格较低的入门级产品线,在高端市场,虽然也有VIBE系列的布局,但lenovo的品牌并不被为完全认可,品牌影响力有限。
张晖认为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的联想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得到提升,最明显的体现是,10月30日晚,宣布完成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收购后,联想随即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尽管这只是简单数字相加的结果,但交易背后,给联想带来的实际好处是摩托罗拉的两千项专利资产、两万一千项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以及摩托罗拉移动品牌和商标价值。
张晖对此的总结是,由此,中国厂商联想将又了征战海外的资本。至少,不会再受“专利”的牵绊。这是很多国产手机厂商走出国门的一大障碍。
双品牌战略
收购摩托罗拉后的联想将保持双品牌战略。他们会成立一个全资子公司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公司”,其总部将继续设在美国芝加哥。独立运营、研发及产品定义。张晖称,“这会更有效率”。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用不同品牌区别对待。根据张晖的描述,在北美、西欧、日本等国家地区,会以摩托罗拉单品牌进入,覆盖中高端市场;而在新兴市场(通常指印度等国家),用联想品牌覆盖入门级产品市场。在国内,联想覆盖入门产品线;MOTO品牌则覆盖高端产品。
在手机产品定位上,张晖给出了准确的价格区分:3000元以下,联想为主;3000元以上,MOTO为主。从这也可以看出,联想对自己lenovo手机品牌在海外成熟市场知名度的清晰认识。
有了上次收购经验,联想显然也认识到将两个品牌合二为一,绝非1+1=2那么简单。张晖称,在短时间内,目前两品牌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现状仍会延续。当然,在未来,肯定会协同资源降低成本,但这点上,他并未明确给出时间表。
关于产品
根据联想的公告,此次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包括手机产品Moto X、Moto G、Moto E及DROID系列等。张晖在受访期间也特别谈到了Moto 360智能手表,它也会随着以上提到的几款手机进入中国市场。
但新浪手机猜测,这些产品的引进并不会太快。
众所周知的是,因为政策原因,目前中国内地市场的安卓手机都并非谷歌原生“Android”系统,或多或少,都经过各家手机厂商的修改,而谷歌架构服务系统,几乎都被去除并以各种本地服务所取代。而无论是Moto X手机或是Moto 360智能手表,它们的核心体验都来自谷歌服务。
张晖并没有具体说到,联想在国内将用何种方式替代Google Now等服务,而即便可以替换,之后的体验如何,尚无法估算。
至于在中国的销售渠道,联想将采用更灵活的办法,会向目前中国国产手机一样,采用O2O或搭建更合理的互联网体系。联想擅长的线下渠道覆盖自然也不会丢弃,甚至会建起更多的旗舰体验店。
关于人员的安置
收购完成后,将有近3500名来自全球的员工加入联想,其中包括在美国的约2800名员工,他们专门负责设计、策划、销售和支持摩托罗拉的卓越产品。
现场有媒体问道联想如何安置这些摩托罗拉员工?张晖笑称,“其实谷歌已经帮忙办了”,在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经历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裁员风波,今日进入联想的3500人都是财富,他明确表示,联想不会裁员。
(杨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