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 成都出台“55条”细化措施
发布时间:2014-11-3 11:41:48   作者:佚名   点击: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31日讯(记者 董焦)31日,四川新闻网记者自成都市政府网站获悉,成都市政府于近日印发了《成都市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工作推进方案》(下简称“《方案》”),以“55条”学习借鉴的具体举措对省政府8月印发的《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进行了落实。

  据悉,《方案》内的55条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保税功能、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拓展境外融资渠道、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开展有利于总部经济发展的金融业务、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结算制度、推动融资性租赁行业发展、推进有利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汇制度改革、建立安全审查制度、建立反垄断审查制度、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合监管制度、建立社会力量参与市场监督制度等十六项内容。

  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放宽 证照制度改革延伸

  在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方面,《方案》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将进一步放宽。除法律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外,还将取消有限责任公司、1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全体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

  同时,取消年度检验验照制度,实行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实行对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内容进行抽查管理。

  成都还将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放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限制和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以成都市、县(市)作为名称中的行政区划的企业,可以申请将行政区划置于字号之后、行业或组织形式之前。允许“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据悉,9月底,成都市已经发出首个“一址多照”营业执照。

  通关模式“一报一审”  海关监管更加便利

  成都将推行“一次申请,全域通用”。在海关专业认定、许可证件、加工贸易单耗标准等方面,企业办理一次申请,成都市域所有关区自动认可。企业在办理海关担保时,一份保函区域通用。

  同时,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检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企业通过自身生产作业管理系统一次性导入报关、报检所需数据,经统一数据接口直接向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发送,完成报检和报关。海关和检验检疫双方对有共同作业需求的货物实行联合查验、检验。海关和检验检疫双方将放行指令进行联网对碰,海关和检验检疫双方均同意放行的货物,闸口予以放行。

  在推进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方面,将实行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和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允许企业先凭货物舱单信息提货进区,再在规定时限内办理海关申报手续。

  此外,成都还将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将科学采信第三方检测结果,并建立动植物检疫审批“负面清单”制度。

  根据《方案》,以后跨境使用人民币将更加便利。成都将简化跨境贸易和投资的人民币结算业务流程,并探索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业务,对符合条件的个人直接办理经常项下和直接投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上一篇:蓉一幼儿园十余小孩呕吐 疾控部门:秋冬警惕病毒性胃肠炎
下一篇:成都地铁发温馨提示 万圣节勿穿奇装异服坐地铁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