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打印的导板放置在手术节段颈椎的椎板上,然后通过打印导板上的定位孔在椎板相应位置进行开槽。
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30日讯(记者 刘佩佩 摄影报道)3D打印技术是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目前,3D打印技术已开始应用于临床医疗。雅安人杨学彬就是这项技术用于临床医疗的受益者。此前,他从来没听过3D打印技术,手术能成功,他觉得是个奇迹。
今天,是杨学彬在川大华西医院骨科病房呆的最后一天,他是一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6天前,华西医院骨科采用3D打印技术,攻克了手术难题,成功为杨学彬完成了手术。据川大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刘浩教授介绍,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颈后路椎板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经典手术方式。但手术中,如何精确确定椎板开槽位置成为难题,3D打印导板辅助手术成为一个有效手段。
患严重劲椎病 40岁雅安男子无力走路
杨学彬今年40岁,雅安人。他在工地做零工,每天需要做挑沙、码砖等工作。工作时间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中午可以休息一个半小时。据他回忆,今年9月23日,他正在工地干活,突然觉得很累,很疲惫。
杨学彬不清楚自己得的是颈椎病,因为之前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他说从9月23日开始,病情变化很快。“慢慢的,腿也开始麻,走路都很困难。”10月4日,杨学彬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川大华西医院治疗。手术前,杨学彬已经不能走路。“当时我觉得自己这辈子是要坐上轮椅了。”
据川大华西医院骨科副主任刘浩教授介绍,杨学彬患的是颈椎管狭窄症,导致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及神经根压迫。“这个病人就是因为压迫了神经,所以会出现下肢无力,走不了路的症状。”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