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大型纪录片《中国丝绸·蜀锦》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14-10-27 11:30:07   作者:佚名   点击:

  由四川经济日报社作为出品方的大型纪录片《中国丝绸·蜀锦》(十集),已于2014年10月18日在雅安第七届中国动物和自然国际电影周期间宣布正式启动。该纪录片文案策划(十集梗概)历经两个多月反复修改,并征求有关专家建议和意见,终于在日前完成。作为该片制片人的黎正光在电影周期间,同来自北京的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电视剧营运人周亚平和新影集团外联部总监宗晓艳女士,以及著名影视、纪录片策划人北京星艺世界文化公司董事长林野先生,北京凤凰联动传媒公司著名诗人影视策划人杨黎等人,就《中国丝绸·蜀锦》选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交流期间,周亚平先生在介绍了中国纪录片现状后,充分肯定了《中国丝绸·蜀锦》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央视需要弘扬中国精神的好纪录片现实。今年八月,林野先生在得知《中国丝绸·蜀锦》这一选题策划时,就几次提出了自己中肯意见和建议,后来他的宝贵建议为策划文案的最后完成增色不少。新影集团的宗晓艳女士作为资深纪录片制作人,她认真看了《中国丝绸·蜀锦》策划方案后说,丝绸之路做过两次纪录片,但大都只拍了丝路上的风俗民情与考古遗址介绍等,但像你们这样把丝绸放在世界文明和中国丝绸文化大背景上来做纪录片,目前中国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选题非常有意思。我很有兴趣。”出生成都的杨黎先生一再表示,作为四川人,他一定要为纪录片《中国丝绸·蜀锦》尽一份责任。

  10月18日的雅安电影周开幕式结束后,制片人黎正光又同林野、光明日报出版社副社长段英、中央电视台著名策划及撰稿人姜川、新华文轩北京选题中心主任朱鹰、四川文艺出版社总编胡焰、成都八骏影业公司总经理赵明等人,在雅安红珠宾馆展开了热烈交流。大家献计献策,都想为推动纪录片《中国丝绸·蜀锦》早日完成既定计划而尽自己之力。段英一再表示,为促成该纪录片早日签约拍摄,他会鼎力支持,若今后需要开发该纪录片的延伸产品(图书等),光明日报出版社愿率先合作。作为央视的资深策划人和撰稿人的姜川也表示,今后将义不容辞支持该纪录片的制作。作为出版人的朱鹰和胡焰还建言说,《中国丝绸·蜀锦》是个大工程,要做成此事绝非易事,作为四川人他俩高兴表示,乐意为纪录片出力。

  《中国丝绸·蜀锦》内容概述

  灿烂的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丝绸文化是伟大中华文明中的绚丽奇葩。中国丝绸不仅曾是时尚美丽、优雅、高贵的代名词,更是一种创世的伟大发明。中国丝绸对人类服饰的改变曾有过巨大作用,勿需置疑,中国丝绸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没有丝绸,就没有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没有“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就不可能在两千多年前开始交流。

  《中国丝绸·蜀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展示中国丝绸与蜀锦的大型纪录片。

  该纪录片用诸多历史史料与故事以及博物馆实物,记述了中国丝绸5000年的诞生与发展史。通过无数具有文献价值的考古实物和文字史料告诉世人,中国丝绸和蜀锦对人类文明曾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丝绸文化是人类文明金字塔上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丝绸有比中国瓷器走出国门早近两千年的历史。该纪录片会告诉人们,丝绸是怎样从一条小桑蚕开始的故事,丝绸的发明人是谁,它最初的发明地在哪?中国丝绸历经了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的原始发展阶段。我们可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的文物了解到南丝绸之路诞生的大致时间。通过对西方史料介绍,我们还能从纪录片了解古罗马人对丝绸的钟爱,凯撒大帝是如何炫耀拥有中国丝绸长袍的,甚至还可弄清为什么在公元571-590年间,为争夺丝绢贸易,东罗马人同波斯人发生过持续20年之久的“丝绸之战”。

  从成都出土的西周铜戈和战国铜壶上,我们能看到有关桑蚕和丝织物在蜀地早期出现的史实。西汉时期,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尔后数年又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完全可以肯定说,丝绸是最早走出国门的重要商品之一。

  丝绸是农业文明时期产物。随着贸易的扩大,丝绸作为商品已上升为同粮食生产一样重要地位,这便是桑蚕业得以在秦汉时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本片将大量介绍展示在新疆尼雅、吐鲁番、龟兹、楼兰等地出土的蜀锦和其他丝织遗物。

  锦,是古代丝绸产品中最高工艺水平的代表。诞生于战国时期的蜀锦,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锦类丝织品。由于蜀锦是我国母锦,它一直位居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成都别称“锦城”,是世界唯一以锦获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众多古代文人(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等)留有大量对锦城和蜀锦的赞美诗文。

  中国丝绸业在隋唐时期开始了新高峰。丝绸主要产区也扩大至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海上丝绸之路也在此时期开始兴盛,各种丝织产品从泉州、广州、宁波等地出发,通过东海线和南海线分别运往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印度乃至欧洲。南宋时,蜀锦织工和织机被大量征调苏杭,由此,全国的丝绸中心开始转移至江南地区,致使浙江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绸之府”。宋朝的官营丝绸生产具有相当规模,在京城少府监属下设有绫锦院、染院、文思院和文绣院。中国继蜀锦之后的宋锦、云锦、壮锦也先后在唐宋时期诞生。本片用大量丝绸和蜀锦实物及经典历史故事(如文成公主进藏与丝绸的故事,石榴裙与女皇武则天的爱情故事,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携带蜀锦的故事等等),对唐宋时期的中国丝绸状况也有重点介绍和展示。

  元代文化具有多民族文化碰撞融合特点,因此,元代丝绸织锦也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农书《农桑辑要》就是元代产物。明代蚕桑丝绸业重点集中在江南为重心的苏、杭、松、嘉、湖五大重镇,江南地区丝绸业获得了空前繁荣。清初丝绸业在战争中损失惨重,自康熙朝起,朝廷采取鼓励措施,全国丝绸生产获得较快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晚清绣女沈寿作品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得到外国皇室肯定赞美。片中,我们对这三个时期的中国丝绸和蜀锦业有特别展示介绍,其中包括世人不曾了解的蜀锦绝世佳品和独特的织造工艺。

  没有中国丝绸的诞生,中国和世界服饰就不可能有如此绚丽灿烂的历史。

  没有蜀锦的长期影响,就不可能在一千多年前催生出苏州的宋锦,南京的云锦和广西的壮锦。

  没有中国丝绸的珍贵,何来世界各大博物馆对中国各种丝织品的珍藏?

  近些年,无论是国际米兰时装周还是巴黎、伦敦、纽约时装周,都有中国设计师和外国设计师用中国丝绸面料设计的各种时装展示,甚至引起轰动刮起“中国风”。该片不仅用一定篇幅对国际四大时装周上丝绸时装有所展示介绍,而且还有中外影星身穿中国绸服(裙)在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上的华丽亮相。

  总的来说,该片讲述了由远古小蚕虫引发的有关丝绸的故事,我们深信,这故事将伴随人类的存在一直延续下去。《中国丝绸·蜀锦》宗旨便是挖掘、展示伟大的中国丝绸文化,用使命般的责任和情怀记录下具有文献价值的中华丝绸和蜀锦发展演变史,从而展示中国丝绸与蜀锦曾经的美丽与辉煌,激发国人更加热爱中国丝绸文化,再次分享丝绸文明带给我们的自豪与荣耀。《中国丝绸·蜀锦》将从新的角度让世界感知中华文明的丰富与伟大。(经文)

上一篇:西博会第一段展览结束 12万平米展场重新布展30日再开馆
下一篇:四川新增8个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