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詹晶晶 通讯员 高玉生 尹洁)近年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采取有力措施,鼓励群众养羊,通过“户传户、户帮户、户带户”的发展模式,使老百姓走上了一条“传、帮、带,发羊财”的致富路。
每天早上九点,家住中排乡多依村委会卫打小组的唐小幺都会准时打开自家的羊圈门,赶着大大小小50多羊上山。趁着羊吃草的时间,他开始在山上寻找草药。
“这种草药经常给羊吃,能增强羊的免疫力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唐小幺一边挖药一边介绍道。
唐小幺是卫打小组最先养羊的养殖户。2008年的一场车祸,让唐小幺落下了病根,干不了重活,凭着以前生产队时期担任放羊员的养羊经验,他寻思着开始养羊。从“八只母一只种羊”开始走上羊路,到现在,每年存栏50多只,出栏30多只,唐小幺的养羊规模越来越大。
谈到养羊的收入,唐小幺满脸笑容地说:“每一年,我们仅卖羊一项就有4多万元左右的收入,家里家外的支出全靠这群支撑着呢”。
与唐小幺相比,同组的和志华,养的羊更多一些,每年的收入也更高一些,每年的存栏最多时能有80多只,出栏50多只,是整个卫打小组养羊最的一户。“唐小幺我们两家是村里最早养羊的,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会相互传授羊经验,村里的养羊户就是在我们的带动下开始养羊的”。说起全村的养羊情况和志华满是自豪。
“前面有人带,后面有人跟”。正是有了像唐小幺、和志华这样的养殖户,卫打小组的部分村民们,开始学着养羊,从两三只到几十只。目前,卫打小组共有80多户,而养羊养殖户就达16户,只要有空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交流养羊心得,传授养羊经验,形成了“户帮户,户传户,户带户”的良好格局,每年全村仅养羊一项的收入就达60多万元。
在中排乡,卫打小组的养殖业发展状况,仅是一个缩影。近年来,中排乡结合全乡的实情,依托山区地理优势,提出了“核桃、畜牧、药材”为主的三项富民产业。为扎实推进全乡的畜牧业发展,在全乡各村实行“村村有带头人、村村有示范户”的畜牧业发展措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的同时,积极为养殖户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扶持,不断加大畜种改良力度,通过“传、帮、带”的模式,目前,在全乡养羊户达1339户,存羊达29766只,其中存栏100只以上的养殖户达13户,50只以上达360户,年产值达238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