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开幕前夕(下)
如果说,刚刚上升为“国家队”的天府新区为西部大开发再添新引擎,那么即将启幕的西博会则是西部大开发的持久推动力。
15年前,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西博会应运而生。15年来,西博会搭台并见证——西西合作更加深入,东西合作更加紧密,中外合作不断突破。
截至2013年,西博会累计签约投资项目9069个,投资总额超4.4万亿元,贸易成交额逾1.1万亿元,境外参展参会国家(地区)816个次,成为国家设在西部的重要投资促进、贸易合作和外交服务平台。
数字的累计是西部发展壮大的必然,是西博会成长成熟的必然,更是西博会与时俱进、肩负时代使命的必然。
盛会将启,全球再次锁定“西部时间”,西部各方将在此共拓筑梦空间。
新期待
全世界都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新常态”宏观背景下的西博会,承载各方期待
今年4月,四川启动第十五届西博会前期筹备工作时,不少人担心在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严峻,国内经济增长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盛会能否顺利招展?
6个月后,各方热情将问号拉成感叹号。
10月20日,西博会组委会最新统计显示,预计境内外嘉宾逾6万人参会,7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9000家企业报名参展,参展国家和国家馆数量创新高。
强大阵容承载新期盼。
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秘书长庞春霖就感受到了这种迫切。由该联盟参与主办的首届中国智能汽车国际论坛消息一出,德、美等国汽车专家竞相报名,国内厂商也热情高涨,会期不得不从一天延长为两天,规模也从原来的100人扩大至近400人,“西博会关注度超乎想象。”
此情此景,不禁让人回望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第九届、第十届西博会,四川灾后重建的巨大市场,西部共生的广袤发展空间,让西博会成为启动内需、抵御风险的大舞台。
这一次,又何尝不是。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转型调整之中,各国都在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国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与调结构任务艰巨。“新常态”宏观背景下的西博会,承载着各方期待。
在马来西亚外贸促进中心成都代表处主任赛义德眼里,“这是招商引资的绝佳机会。”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总领事魏雅树则“恨不得把所有精髓都带来”……
发轫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际的西博会,不仅是西部崛起的见证,也是构建区域合作新格局激发西部发展新活力的助推剂。今年,西博会被纳入国家层面统筹举办的大型涉外论坛和展会之中。这满含国家对西博会和西部的期待,期待已进入第十五个年头的西部大开发再向纵深推进,迈向开发和开放新阶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西部各方期待在西博会这个配置西部发展资源的舞台上,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西藏再一次强势推介青藏铁路那曲物流中心,陕西宝鸡要与攀枝花共掘钒钛产业“金矿”,甘肃将陇南推到投资推介前台,内蒙古则捧出有机绿色农畜产品“礼包”……四川期待,把西博会作为服务全省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家门口”摆下盛宴,市州积极行动:泸州、广安、阿坝、德阳、资阳、宜宾等地将轮番登台,投资推介、牵手合作。市州期待,从西博会上汲取转型升级的力量,找伙伴、找技术、找动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