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10月17日讯(贾元东 林蔚)为了建构“三疑课堂问题导学”模式,探索实施三疑课堂问题导学模式的课堂效益的测评,初步形成推广“三疑课堂问题导学”模式的策略,全面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改变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课堂导学能力。 10月13日,成都市红花学校再一次开展了以“三疑课堂”为主题的数学教研活动。
在本次教研活动中,陈洁老师上了一堂以“三疑课堂”为模式的研究课, 教学中陈老师就课题提问: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点燃了本课的导火索,学生的回答令人激动:“我想知道假分数。”“我想学习分数的加减乘除。”“我想学习分数的意义。”……学生说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的同时也说出了本课的核心问题,然后通过“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猜一猜、想一想”等有层次的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一种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语言流畅、亲切,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 课后,老师们围绕活动主题,参加活动的老师就环节、时间分配、互动的情况进行热烈的讨论与评议。进修校的刘成主任对本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的同时也提出了诚恳的建议。
据了解,这次活动为红花学校的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了解、交流、研究的平台,广开了教育新理念、新思路,同时对三疑课堂也有了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