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10月17日讯(孙林馨 冷永德)近日,双水小学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要求,在学生中开展了“廉洁文化进校园”系列读书活动,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要养成诚实守信、崇廉憎腐的意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廉洁文化从小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从长远发展的目标来培养勤政廉洁的下一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下面就是6.2班唐雅轩同学的读书心得:
“俭以养廉”是官德
——《清廉节俭的季文子》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清廉节俭的季文子》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体会到了季文子的清正廉明和节约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这篇文章讲述了春秋时代鲁国的季文子,出身于三世为相的家庭,为官30多年从不铺张浪费,以生活平淡和节俭为荣。他的好友慕僚仲孙不以为然地劝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连像样的绸缎衣服都没有,您难道不怕别人笑话吗?”季文子严肃地回答:“一个人铺张浪费,必然贪得无厌。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就会上行下效,这个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强大。”季文子的话句句在理,可谓铁骨铮铮,说得仲孙哑口无言。
季文子节俭为官的故事告诉我们:清廉乃为官之本,贪婪是腐败之源。“俭以养廉”、“以俭助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基本官德。北宋名臣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说:“侈则多欲……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 ‘侈,恶之大也’。”宋代素有清官之名的包拯,一生俭朴清廉。廉,敢于拒皇帝送的生日贺礼;俭,临终只有一口石棺了却人生。清代刘墉入朝为相,权高位重,节俭清廉,最后,告老还乡之时,一根扁担两个箱子,挑着所有家当。堪称“以俭朴为师”楷模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俭朴的美德倍受国人尊崇。
但在现实条件下,面对形形色色的物欲诱惑,一些领导干部把节俭当作个人生活作风小事,不屑一顾。其实对领导干部而言,生活俭朴不只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党风、政风的公事、大事。俭与廉,从来都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许多贪官落马,追其根源,都是从奢侈、浪费、不节俭开始的。打造节约型政府、造就节俭型官员,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廉政,就应该首先从节俭做起。领导干部只有身怀对劳动者、纳税人的尊重与感恩之心,才能时刻警醒自己“以节俭为荣,以奢侈为耻”。
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我们小学生一定要从小养成“以俭养廉”的美德,把俭与廉看成是一种境界、一种素质、一种考验、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和一种义务。
关上书本,我的心情难以平静。春秋名臣季文子,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人,他的形象立刻在我心中高大起来:季文子爱国爱民,从不奢华,清廉节俭为国家。千古楷模人人都崇敬,不骄傲不奢华美名传天下。
季文子,我的楷模;您的行为,也是我今后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