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长期发展“内部生长+外部并购”的双线模式,阿里终于可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腾讯及百度抗衡。阿里近来在国内的收购活动更为频繁,而“移动”是这些收购活动的关键字眼。在中国,阿里及其竞争对手都在布局因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而催生出的巨大市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5亿,仅去年一年新增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就达到5400万,居全球之首。考虑到中国上网人口只占45%,移动互联网应该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加上今年中国刚开始启用超高速的4G网络,阿里方面表示,未来计划围绕位置、O2O服务和数字内容打造新的移动产品。
移动领域的连环收购
过去一年,阿里动用逾20亿美元或入股或直接收购了超过10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这些公司包括地图软件制作商、社交媒体网站、网络浏览器、物流公司以及一家创意源自巴黎跳蚤市场的美国网站。这轮大收购是有章可循的: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晨星基金(Morningstar)的最新预估,阿里赴美上市的估值可能高达2200亿美元。阿里此轮在移动领域的连环收购,显然意在IPO前弥补其经营短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阿里对高德地图以及UC浏览器的收购是都是极为重要的策略。中国IT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高德地图位列中国手机地图市场份额第二位,仅次于百度地图;UC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则高居第一。
对这两家公司的并购无疑会给阿里带来大量新客户:更好的地图服务有助于吸引那些用智能手机查找店铺的顾客;更好的手机浏览器则可以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手机与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手机淘宝等应用进行链接,这种便捷的手机链式服务能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是阿里的重要目标。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阿里此前之所以花巨资补贴快的打车,原因也在于此。
移动端交易额增长394%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阿里首次披露了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单独计算的成交总额。在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4财年,淘宝总成交总额为1.172万亿元,天猫成交总额为5050亿人民币。在2014年第一季度,天猫单季成交总额达到了13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1%,这一增长比例领先于其他B2C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