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新闻网教育频道10月10日讯(代锐 苏捷 曾莉莉)2014年9月28-30日,四川省特级教师, “成都市首批名师工作室、新都区第一批名师工作室”的“双室”领衔人、新都香城小学副校长骆志菊携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莉莉、区名师工作室成员苏捷赴福建厦门参加“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
论坛精选全国优秀杰出的名师,聚焦名师工作室建立及发展的诸多问题,共同探讨和研究了如何进一步发挥名师的指导、示范和辐射作用,以及名师培养的有效途径。本次论坛为教师如何快速的成为一名充满智慧的“名师”进行了方法和策略的引导,极大地提高了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为名师工作室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论坛会议召开期间,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以《创设三个课堂——让每个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北京市教工委、教委特聘专家徐安德的讲座《名师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探索》让老师们也审视“科研”的意义,树立起“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我们已经明确:实践中的问题无止境的,教育科研就无止境。科研需要有规划,科研需要创新, 科研需要合作,科研需要量力而行,要搞科研,要出精品,需要拿出切实的行动,需要坐得住板凳,耐得住寂寞。
这几场精彩报告,聚焦名师成长的路径,香城小学的教师代表们深刻地领悟到:要成为一个名师,一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一定要有不懈追求、不断创新的精神。
9月30日,11位国内基础教育名家、名师、学科特级教师进行了语、数、外三科的同课异构示范课。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骆志菊携成员们到厦门湖里区江头中心校开展的小学语文分会场的论坛活动,上午由厦门市前埔北区小学语文教师林睿与南京市东山小学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王红梅同课异构,执教了《维生素C的故事》,两位老师的课堂可谓行云流水,自然流畅,真实朴素,不事雕琢。四十分钟,学生读了,赏了,懂了,悟了,这两堂课,称得上是高效的课堂!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虞大明执教了五年级的课文《牛郎织女》,大明老师一支话筒,一张巧嘴,一个极富睿智的脑袋,构成了一堂别开生面、活泼生动的智慧课堂,学生学得自由而快乐。
三天活动,8场精彩而高端的学术讲座和三节课堂展示,会场几乎座无虚席。“骆志菊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们静心聆听专家、名师们系统而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感受他名师教学风采与研究成果,获得了一种如沐春风的学习体验,阵阵掌声和专注的神态表达着对专家与名师们的认同与钦佩,共鸣与敬仰。
参加论坛期间,领衔人骆志菊及时挤时间组织成员们参加论坛沙龙活动,采取互动式、拓展性方式进行反思与交流,经此交换、延伸和放大我们的学习收获、学习感悟为提升成员水平,注入新鲜元素。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论坛” 29位专家、名师启发着老师们。骆志菊老师在与成员们的交流中感慨:“默默聆听余文森教授《教学主张:名师的专业生长点》,细细咀嚼林珊和林碧珍“二林”老师讲述的名师提炼教学主张的故事,让我进一步地剖析锤炼出名师成长之路”“我感动于余文森教授,为了名师的成长竭尽心力,鼓励、引领、点拨林珊和林碧珍在教学实践中去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