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调查 > 内容

《乡村志》作品研讨会召开 被赞中国农村“当代史”
发布时间:2014-10-13 12:14:05   作者:佚名   点击:

  

  《乡村志》作品研讨会现场

  四川新闻网达州10月12日讯(吴涛 杨东 记者 陈连波)10月11日下午,《乡村志》卷一至卷五作品研讨会在渠县召开。据悉,此次作品研讨会既是“第四届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村题材的文学创作首次被纳入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出达州作家及作品,推介达州文化旅游资源。

  四川乡土作家贺享雍系列长篇小说《乡村志》陆续问世后,便引起了读者和文学讨论界的广泛关注。那它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它的价值何在?它具有那些不可抗拒的魅力?10月11日下午,苏宁、王琳、邓经武等评论家和任芙康、周啸天等渠县籍作家,及《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华读书报》等省内外作家、评论家齐聚一堂,参加《乡村志》卷一至卷五作品研讨。专家们认为,《乡村志》是一部多姿多彩的乡村巨变的“写真集”和一个时代风云激荡的“心灵史”,是近年来中国文坛的一重大收获。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明仁出席研讨会并指出,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作家,贺享雍的作品创作,正是基于这个时代背景,又映衬着这个时代背景。伟大的作品必须根植于基层实践这片沃土,一切有志于文艺精品创作的作家艺术家,一定要摒弃功利、走出“书斋”,精读群众实践这部大书,深耕社会生活这块沃土,以真挚的感情激发创作的热情,用鲜活的文字去表现勤劳朴实的人民,歌唱这个绚丽而精彩的伟大时代。他希望,要向贺享雍那样耐住寂寞、坚守崇高,脚踏实地、勤奋耕耘,多为社会贡献既有艺术高度又有群众温度、生态而又健康的精神食粮。各地党委政府在专注经济建设、关注民生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和支持文学艺术创作,使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与物质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他强调,研讨会不要流于形式,要从思想性、艺术性等多角度对《乡村志》前五卷进行探讨和交流,深入提炼和总结四川乡土文学创作经验和规律。文学艺术家要深入基层群众生活、深研四川厚重文化、深挖巴蜀文明时代价值,努力创作出更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精品力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苏宁指出:“《乡村志》系列根植于生活,立意高远,质朴丰厚,充溢着来自民间的乡土气息。”四川省作家协会《当代文坛》杂志副主编、作家、评论家嫣然认为,《乡村志》是一部中国农村的“当代史”,不仅是贺享雍个人创作上的史诗性里程碑,而且是四川乃至全国乡土文学书写上一座闪亮的丰碑……

  学者专家们认为,《乡村志》是一部卷轶浩繁、内容丰富、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史志性著作,是一部多姿多彩的乡村巨变的“写真集”和一个时代风云激荡的“心灵史”,是近年来中国文坛的一重大收获。它以纪实的手法反映新中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所经历的转型之痛和巨大变迁,是一部留得住乡村记忆的佳作。在玄幻、悬疑、武侠、青春题材等快餐文学甚嚣尘上的中国当代文坛,多卷本“乡村志”由于生活的厚重和真实,将会愈益呈现出强盛的文学生命力。

  《乡村志》作品简介:

  据了解,《乡村志》系列长篇小说是贺享雍于2008年开始构思并写作的一套全面反映中国当代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计划写作10卷,成书约300多万字,涉及到农村土地、乡村政治、民主法制、教育卫生、婚姻家庭、生育养老、打工创业等诸多领域。目前,卷一《土地之痒》、卷二《民意是天》、卷三《人心不古》、卷四《村医之家》、卷五《是是非非》已由四川文艺出版社陆续推出,并向全国发行。

  小说以共和国建国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农村生活为重点,以作者熟悉的川东家乡人物为描写对象,以志书式的实录方式,再现了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农村历史,并忠实记录农民在这些历史变迁中心理与情感上的巨大波澜。《乡村志》每卷讲述一个不同的故事,突出表现一个不同的主题,但各卷故事均有所照应和衔接,人物亦有所交叉,从而让全书成为一幅气势恢弘、人物众多的清明上河图似的当代农村生活图景。

上一篇:一环路人民南路下穿隧道进入最后施工阶段 年底通车
下一篇:泛珠十年 四川将进一步深化与泛珠各方交流合作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