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天下要闻 > 内容

马边建全省最大彝家新寨
发布时间:2014-10-4 0:01:25   作者:佚名   点击:

  ——马边彝族自治县走出扶贫新路

  秋天的小凉山依然满目苍翠。

  从成都出发,下犍为,过沐川,蜿蜒曲折的省道103线在绿树翠竹掩映下坚毅地向前延伸。一进马边,座座彝家新寨扑面而来,宛如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在小凉山腹地。

  全省最大的彝家新寨在这里,乐山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小学在这里……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扶贫举措,不仅让越来越多的彝汉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更让昔日边远落后的穷山村,成为幸福的新彝寨。

  在即将迎来马边彝族自治县建立30周年之际,记者深入马边的山山水水,探寻这个山水彝乡的扶贫新路。

  全省最大的彝家新寨建在马边

  ——以新寨建设为引擎,三年内消灭“三房”

  青山环抱,茂林修竹,一座座农家“别墅”在彝族红黄黑三原色的点缀下,格外惹眼。正在家门前“微田园”劳作的烟峰乡烟峰村村民俄奇拉提,好客地邀我们进屋一叙。

  屋外瓜果飘香,鲜花环绕;屋内窗明几净,漂亮整洁。四室一厅130平方米的屋子里,各种家电一应俱全。“钢炉、储柜、碗柜、餐桌椅是政府免费添置的‘四件套’,墙上的婚纱照也是搬进新房后补拍的……”俄奇拉提微笑着说,“以前住在半山上的房子,冬不御寒,夏不隔热,人畜混住,难受得很。现在的环境做梦都没想到。”

  依山就势,集中连片,烟峰村里这样的新房有350栋,是全省最大的彝家新寨。烟峰乡副乡长柒玉梅介绍,烟峰村彝家新寨规划占地1068亩,总投资2.6亿元,采用“村民出一小部分,政府统筹、统规、统建”的模式建设,锅庄广场、文化长廊、民俗博物馆、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与旅游产业相关的配套设施陆续完善。现在人们介绍烟峰村,更爱用新名称:民族风情小镇、新农村综合体。

  新寨建设,还需“软件”配套。烟峰村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帮助村民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村支书马黑乌娘说:“制定《村规民约》后,生猪进‘小区’,污水排出村,户户争先进,规章约束出了大家的好习惯。”

  烟峰村只是马边“彝家新寨”建设的一个缩影。马边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全县近一半人口是彝族,以前多数散居在深山中,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房屋多是“三房”:茅草房、木板竹板房、土墙房。

  如果说扶贫是马边统揽全局的中心工作,彝家新寨建设就是强大引擎和综合载体。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乌蒙山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中纪委、省纪委定点扶贫,给马边带来发展机遇。尤其是近两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省、市、县各级配套财政资金,2010年至今在马边已累计投入12.11亿元,建设完成110个村7950户“彝家新寨”,解决了3.9万人的住房难题,并配套修建村内道路430.47公里,实现用电、用水入户,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问题。

  今年,彝家新寨建设项目将再投19442万元,实施20个村1675户彝家新寨住房建设。“到2017年,马边将彻底消除‘三房’。”马边扶贫和移民局局长曲别曲一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眉山市广泛组织服务群众“四支队伍”
下一篇:凉山越西县发生5级地震 成都提前61秒收预警信息

发表评论
工作联系QQ:3111680931。
© 前沿中国网【www.qyzgx.com】© 2005-2025 版权所有